美國科技巨頭最新季報引發股價大跌 市場科技信仰面臨考驗

2023年10月28日 05:00   21世紀經濟報道   江月

進入2023年下半年以來,科技產業再繁榮動力又一次受到質疑。上半年漲勢如虹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,在第三季度下跌4.12%,左右股票市場冷熱的龍頭科技股漲幅也急劇縮窄甚至領跌。

10月底,美股科技龍頭陸續發出有關7月至9月的季度財報。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0月26日,赫赫有名的“七巨頭”中,特斯拉、微軟、谷歌、Meta、亞馬遜均已“放榜”。令市場憂心的是,這五家龍頭的季報引發各自股價大跌,短短幾日內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美元。

財報顯示,盡管互聯網科技巨頭在收入、盈利上繼續取得高速增長,但主要受惠于低基數對比,而汽車科技則深受降價和高利率環境的打擊。談及未來動力,云服務和AI的需求不如市場在年初期盼的那樣旺盛,導致科技產業的前行動力較為疲弱。至于“硬科技”和消費電子的周期拐點,還有待后續發布的蘋果和英偉達業績去證明。

巨頭左右股市冷熱

科技巨頭不僅是全球最成功企業的代表,也是美股重要的風向標。美股排名最前的七大公司,即微軟、蘋果、谷歌母公司Alphabet、英偉達、亞馬遜、Meta(原Facebook)和特斯拉,均為科技產業不同細分領域的代表,它們占據納斯達克100指數市值約50%、權重約40%,因此廣泛受到行業、投資者、大眾的共同關注。

根據各公司財報,7月至9月,特斯拉、微軟、Alphabet、亞馬遜、Meta合計獲得收入3338.5億美元。

汽車股特斯拉總營收為233.5億美元、同比增長8.84%;凈利潤為18.5億美元、同比降幅高達43.77%。這反映出該公司降低銷售價格后對毛利潤形成打擊,同時在高利率環境下,消費者貸款買車的意愿萎縮。業績公布后至10月26日,特斯拉股價從每股250美元的水平跌至200美元左右,在約一周的時間里市值蒸發大約1500億美元。

隨后放榜的互聯網公司,業績則亮眼得多。第三季度里,微軟總營收達565.17億美元、同比增長12.76%,凈利潤達到222.91億美元、按年增長26.97%;Alphabet收入為766.93億美元、按年增長11%,凈利潤為196.89億美元、按年增長41.55%;Meta營收341.46億美元、同比增長23.21%,凈利潤同比增長163.55%至115.83億美元;亞馬遜營收1430.8億美元、同比增長12.57%,凈利潤98.79億美元、同比增加243.98%。

可以看到,四大互聯網巨頭在收入、盈利上不僅均獲得雙增長,且均為雙位數乃至三位數的高增長。

盡管如此,相關公司的股價依然不升反跌,甚至在10月26日上演小型“股災”。當日,微軟跌3.75%、Alphabet跌2.6%、亞馬遜跌1.5%、Meta跌3.73%,合計蒸發超過1800億美元市值。其中,Alphabet業績放榜后已經累計跌去9.82%。

科技龍頭曾一度是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力。以2023年前6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,期內標普500指數上漲15.9%,而更聚焦于科技產業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1.7%,特斯拉、英偉達、Meta更是大漲113%至190%。

但進入第三季以來,行情發生轉變,在龍頭科技股下跌的帶領下,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三季度下跌4.12%,并在10月加速下跌,至10月26日單月累跌幅度已達4.72%。

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Anthony Saglimbene及股票研究副總裁Justin Burgin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對科技股領跌的行情作出解釋,報告中寫道:在7月,能源、金融和美國小盤股等“落后板塊”進行追漲,但在8月,隨著市場對美聯儲目標利率的微妙觀點變化,市場情緒迅速對行情作出不利反應,專注于成長性的標普500指數中前50大股票、科技及小型股承受了巨大的拋售壓力,9月則是傳統的疲弱月份。

展望大型股票未來走勢,Ameriprise Financial報告稱,隨著經濟企穩,投資者仍然會尋求盈利增長率突出和作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標的,而盡管市值排名靠前的大型股票從估值角度看價格昂貴,但依然符合上述特征。

事實上,美股漲幅過于集中在科技大公司上,正引起越來越多的市場注意。資產管理公司Bailard在近期發布的三季度投資報告中警告:市場變得極其狹窄。該公司指出,前10名表現最好的公司對Russell 2000成長型科技股指數的增長率貢獻了83%。

即便如此,“科技信仰”仍然在當下市場占據上風,Bailard也依然對科技公司表現出信心。報告強調:終端電子市場預計在2024年企穩并恢復增長,AI基礎設施投資依然在繼續。然而,該公司提醒,利率政策的影響仍然至關重要,這將影響科技板塊的估值水平。

在“七巨頭”中,蘋果和英偉達的三季報姍姍來遲,預計將分別在11月2日和11月21日公布。iPhone和AI芯片的銷售成績,將主導兩者業績走勢,對硬科技和AI基礎建設帶來指示,市場正拭目以待。

云服務和AI增長需動態觀察

云服務和AI,在科技巨頭的業務中比重不斷上升,也正成為最關鍵的技術高地,最能顯示各大公司的“未來潛力”。不過這樣的業務往往反映預期與現實的不斷博弈,理性的投資者也表示:需要動態觀察行業的發展。

龍頭公司對新技術的態度,可從最新的季度財報中窺見一斑。業績顯示,龍頭公司紛紛在爭取AI應用落地,而用AI賦能的云則被視為更高的生產力,市占率的爭奪變得更加白熱化,AI和云將成為投資密集之處,前行道路必將曲折。

首先,從微軟、谷歌、亞馬遜的云業務看,云基礎建設依然在持續,但增速已經較前幾年有所放緩。

微軟智能云部門三季度的營收為243億美元,同比增長19%,這也是給微軟貢獻43%收入的第一大支柱部門。谷歌云實現營收84.1億美元,同比增長22%,這塊業務和搜索引擎的440.26億美元廣告收入相比,仍屬于次要業務,但谷歌云是繼亞馬遜、微軟Azure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云服務供應商。亞馬遜云AWS收入為231億美元,同比增長12%,然而AWS的營業利潤高達69.8億美元,實際上是亞馬遜的主要凈利潤來源。

目前,全球市場對云建設的態度如何?市場咨詢機構Canalys提供給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的一份報告中寫道:“對于大型云基礎設施提供商而言,美元走強的影響正在減弱,然而,宏觀經濟走勢仍不確定,意味著客戶仍然會專注于優化云使用以降低成本。”這反映出,云服務的購買力實際上已經較前幾年“降溫”,而行業競爭也更趨白熱化了。

歷史業績顯示,從2020年到2022年,亞馬遜AWS的年收入按年同比增長率依次達到29.5%、37.1%、28.8%。在2023年的階段性增速不及前一年的一半。作為全球市占率第一大云服務商的AWS,或是整個行業的寫照。

為了抵抗市場購買力的下滑,第三季報顯示,微軟、谷歌、AWS均將人工智能引入云,推動云的計算能力發展,這成為了新的“賣點”。

梳理三大公司對云業務的近期商業行為,AWS于6月末宣布將投資1億美元用于建設生成人工智能創新中心,還宣布將對OpenAI的頭號對手Anthropic投資40億美元;微軟Azure則借助參股的OpenAI力量,持續宣傳“智能云”的價值;谷歌云在8月29日的年度會議上宣布,目前行業中超過50%的AI初創公司、超過70%的生成式AI獨角獸都是谷歌云的客戶,并且宣布了多項有關生成式AI的基礎設施進展。

除了云服務以外,AI在應用中的呈現,也是市場對科技公司的關注重點。在Meta的Facebook、Instagram,微軟的Office軟件和Window平臺,Alphabet的谷歌搜索引擎、YouTube等熱門應用中,AI的落地進展如何?市場是否愿意為此買單呢?

在微軟的財報中,Dynamic 365、Office 365的季度收入增速分別高達28%和18%,這被歸功于AIGC的刺激。自從年初以來,微軟致力于將AI的Copilot(副駕駛)帶入到各種產品中,令不少人已經在生活、工作中使用AI工具整理文檔、郵件及使用企業級SaaS。

在Alphabet的財報中,谷歌搜索收入為440.26億美元、按年增長11%,YouTube廣告收入為79.5億美元、按年增長12.5%。在今年4月,原“谷歌大腦”團隊和英國公司DeepMind進行了合并,成立了新的“谷歌DeepMind”,這也意味著谷歌對AI的發力。Alphabet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就財報表示:正在將生成式AI融入到搜索、YouTube和云等各項產品中。

對于Meta而言,來自社交媒體平臺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4%至336.43億美元,占總營收的98.5%以上。看似和AI沒有直接關系的互聯網廣告,實際上也要靠AI作為驅動力。例如,生成式AI已經被用于廣告創意的生成,能提供文本變體、圖像變體、背景生成等功能。“這些功能都有助于廣告商提升廣告效果、帶動節假日期間銷量等。”Meta首席財務官Susan Li在財報電話會上稱,并指出前期廣告商給出的反饋非常正向、積極。

開發AI、促進AI落地,還將意味著投資的增加,這將在未來成為影響科技巨頭財報的重頭戲。

Meta CEO扎克伯格表示,在2024年,AI將成為Meta最大的投資領域。Meta為2024年規劃的資本支出達到300億至350億美元,高于2023年目標值270億至290億美元,這可能是因為Meta需要建設新的數據中心架構、購買更昂貴的人工智能硬件。

科技巨頭的財報,是市場觀察重要科技發展狀況的入口。云、AI等熱門賽道,總是在預期和現實的差異性中曲折前行。進入第三季以來,市場預期似乎有些降溫,但科技巨頭的三季報反映,實際上它們仍在緊鑼密鼓地促進AI通過應用落地,以便盡快融入到大眾的生活、工作中。

理性的投資者則指出:應該對新技術動態觀察。BlackRock基本股票全球首席投資官Tony DeSpirito也在第四季度股市展望中指出,生成式AI處于改善曲線上,有望改變世界各地的企業,就像互聯網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一樣。

“然而,生成式AI是新的、令人興奮的和不斷發展的,我們不能對投資論點采取靜態的方法。”Tony DeSpirito稱。他指出,對AI需要持續監測,以評估預期是否與財務和基本現實保持一致。

關注我們

21经济网 - 21世纪经济报道官方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