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近年來,我國糖尿病患病人群呈現上升趨勢。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20歲至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增加至1.4億,預計到2030年,這一數字將達到1.64億。另據我國衛健委發布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11.4%,飆升至世界第一位,達到1.14億人。
龐大的患病基數說明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,這也使得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。其中,“糖尿病足”作為糖尿病最為多見的并發癥之一,越來越影響到我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現狀,相關數據顯示,患病率已經達到糖尿病總患病人數的4%,超過450萬人。
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,糖尿病所帶來的伴隨問題——糖尿病并發癥,才可怕。那么,糖尿病并發癥究竟有多嚴重?如何早期警惕并發癥發生?
糖尿病引起的早期癥狀有哪些?
腳上的皮膚、毛發、趾甲出現異常,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極早期表現。
我們知道糖尿病足常常是因為腿上的血管出問題導致的。類似于溪流缺少水源,土地變 得干枯。當腿上的血液供應不足時,由于小腿和腳上的皮膚處于下游,會變得干燥,起皮,甚至由于汗腺供血不足,還會出現不易出汗的表現。此時,皮膚顏色看上去蒼白或者紫紅,而摸上去缺乏彈性,干癟,皺縮。
另外,腿上的毛發就像岸邊的植被,汗毛會脫落,變得稀疏。最后,腳趾甲因為缺營養,容易真菌感染,變得發黃或增厚,甚至會翹起或者出現脫落。
這些都是糖尿病足可能出現的早期表現,如果出現,一定要引起重視,盡早到專業的血管外科門診就診。
警惕慢性潰瘍和感染風險
糖尿病足致死致殘率高,治愈率低,沉重的疾病負擔嚴重影響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。這也是由于,該疾病會導致諸多風險。具體而言:
一是,導致血糖失控。糖尿病患者血糖本身就高,傷口感染之后,身體產生應激等一系列復雜的反應,會對血糖造成不利影響。
二是,組織壞死甚至截肢。感染不斷侵蝕更多健康組織,短期內就會從一個腳趾感染擴散到整個腳面甚至向腿部蔓延。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,也會導致截肢。
三是,引發敗血癥。傷口感染加重,就會產生大量有害毒素,當被人體大量吸收之后,就會引發全身性的反應,導致器官衰竭及敗血癥風險。
四是,突發心腦血管事件。長期受病痛折磨,患者各種生理功能減退,特別是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,突發急性事件的幾率會增加。
五是,生命威脅。血糖高、患者身體差、感染、截肢等都會有死亡危險。同時,不當的治療也會導致病人越來越嚴重,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。
區分糖尿病足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
此外,針對并發癥尤其需要糖尿病足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正確認知,那么,如何區分?
糖尿病并發足病的癥狀主要是神經病變的癥狀和血管病變的癥狀。如果以神經病變為主的足病,主要表現為足部的麻木、發熱、觸覺或者是痛覺的減退、足部沒有汗,有肌萎縮、鷹爪樣趾、壓力點的皮膚增厚。
如果是以血管病變為主的足病,主要表現為腓腸肌疼痛、足部的發涼、皮膚發亮變薄、脈搏消失、皮下組織萎縮。
指導專家:李姚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血管和創面中心 主治醫師
公益科普支持:廣東省二十一世紀教育基金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