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企業500強是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力軍,也是廣東經濟發展的風向標,傳遞著廣東重要的經濟發展信號。10月25日,2023廣東企業500強發布。面對復雜的環境,廣東500強企業整體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,入圍門檻邁上新臺階、營業收入實現新突破、千億級俱樂部繼續擴員,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成長潛力。
“廣東500強企業作為廣東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生力軍,充分展現了廣東經濟的旺盛活力和發展韌性。”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、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說。
2023廣東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首次突破29億元,達到29.17億元。從2019-2023年來看,入圍門檻持續上升,說明廣東企業500強整體規模保持持續擴張態勢。
廣東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及其變動趨勢。
在2023廣東企業500強榜單中,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39家,較上年500強企業榜單增加5家。其中中國平安保險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華潤有限公司、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、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、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營業收入前五。
營業收入也持續增長。2023廣東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是18.53萬億元,比上年500強平均增加1.51萬億元,增長率為8.90%,呈加速提升的態勢。
研發創新是廣東企業500強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2023廣東企業500強研發費用達到4712.36億元,同比增長16.04%,企業平均研發費用9.42億元。
2019-2023廣東500強千億俱樂部數量
“在疫情影響之下,廣東企業500強仍保持研發方面的持續增長,這一方面表明雖受疫情影響,廣東頭部企業依然注重研發創新,堅持以優勢技術鍛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;另一方面也表明廣東企業對行業前景依然保持較高信心,以期獲得可持續成長空間。”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、中山大學企業研究院副院長陳玉罡分析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榜的深圳企業研發費用累計達到3216.66億元,占500強企業總研發費用近七成(68.26%),平均研發費用超過15億元,是廣東500強企業平均研發費用(9.42億元)的1.59倍,深圳地區總的研發強度達到3.12%,比500強企業整體水平(2.54%)高0.58個百分點,“研發創新”成為深圳企業在廣東乃至全國的標志。
制造業既是廣東GDP總量長期占據全國首位的“底盤”,也是研發的“重鎮”。制造業企業研發力度大,研發費用在廣東全部500強企業研發費用中占比達到85.52%,占據絕對領導地位,說明制造業在創新研發方面較服務業更為看重。
廣東省企業聯合會專職常務副會長孫傳春表示,廣東企業500強既是廣東企業實力的代表,也是廣東經濟連續34年穩居全國第一的突出貢獻者。以廣東500強為代表的大企業強化龍頭效應,將帶動廣東企業化風險、抓機遇,不斷做優做強做大,形成產業集群效應,引領廣大中小企業轉方式、調結構、增動能,帶動培育更多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促進更多企業發展壯大。
廣東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與增速變動趨勢。
“廣東企業500強應以強化龍頭引領,推動產業升級為己任。”陳玉罡建議,要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,針對汽車整車、石油化工、家電家具等傳統制造業,應充分發揮5G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引領作用,鼓勵引導其加快數字化賦能、拓展發展新方向,促進煥發新活力。
另一方面,廣東企業500強也要推動新型產業集群發展。陳玉罡認為,廣東企業500強要不斷加強創新投入,優化產業布局,結合當前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,打造集成電路、汽車芯片、智能傳感器、硅能源、氫能源等領域的產業集群,形成經濟發展新動力,讓粵企成為引領并帶動產業創新升級發展的核心引擎和關鍵載體。
(來源:南方+ 記者:許寧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