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
當地時間10月26日,亞馬遜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。財報顯示,該季度亞馬遜營收1431億美元,同比增長13%;凈利潤99億美元,同比暴漲241%。
營收和盈利均超預期,主要得益于零售部門銷售額的增長和成本的大幅削減。在經歷了因通脹飆升和利率上升而陷入困境的2022年之后,亞馬遜正在加速回升。自去年秋天以來,該公司已解雇了27,000名員工,并削減了多個不盈利的業務。
從營收方面看,該公司北美和國際業務的利潤率有所改善,齊創兩年多以來最高,令整體利潤率增至2021年中旬以來的新高水平。其中,北美業務三季度運營利潤為43億美元,去年同期為虧損4億美元。國際業務的營業虧損由去年同期的25億美元收窄至1億美元。
盈利增長較快的另一原因是該季度亞馬遜對電動汽車Rivian Automotive普通股投資的稅前估值盈利達12億美元。去年一整年至2023年一季度,亞馬遜對Rivian的投資都處于虧損中。
具體來看,云計算服務AWS銷售額為230.6億美元,略低于市場預期231.3億美元,較上年同期增長12%。雖然結束了此前連續六個季度放緩,但12%的增長率依舊不算高。同期,微軟Azure的收入增長了29%,谷歌Cloud的收入增長了22%。
亞馬遜首席財務官Brian Olsavsky并沒有說AWS的增長已經觸底,他解釋說,該部門正面臨一些逆流。這可能表明,企業在云服務上的支出縮減尚未結束。
人工智能則成為了點燃云業務的重要抓手。亞馬遜CEO Andy Jassy表示,人工智能對于亞馬遜的AWS來說代表著價值“數百億美元”的機遇。今年,AWS推出了Bedrock AI服務,該服務簡化了大型語言模型的開發。
“90%的全球IT業務處理仍然基于本地設備,而我們相信這一比例將在10年內出現反轉,反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,更是如此。”Andy Jassy表示。
這也意味著,以云、AI與產業數字化為代表的“第二增長曲線”實現突圍,這些將成為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化解長期危機的一大關鍵。
廣告仍是亞馬遜增長最強勁的業務,銷售額由上年同期96億美元增至121億美元,增長26%,高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116億美元。有分析稱,第三方賣家和大品牌都增加了廣告支出,以提高在競爭日益激烈市場中的知名度。
電商業務則持續復蘇。財報顯示,亞馬遜三季度的核心電商業務銷售額同比增7%至約573億美元,高于預期的570億美元。亞馬遜曾稱7月的Prime Day會員日為其史上最大規模的促銷活動。
不過,亞馬遜在今年也經歷了多重挑戰,包括監管、市場競爭等。監管方面,9月下旬,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 17 個州的總檢察長向亞馬遜提起訴訟,指控亞馬遜利用“壟斷權力”抬高價格、降低購物者質量并非法排除競爭對手,從而破壞競爭。亞馬遜在10月反擊稱,聯邦貿易委員會對亞馬遜提起了誤導性訴訟,如果成功,將迫使亞馬遜采取實際損害消費者和商家的做法。
展望第四季度,亞馬遜預計凈銷售額預計在1600億至1670億美元之間,而市場預期為1670.4億美元,與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增長7%至12%。
當前,亞馬遜雖依然是全球電商“領頭羊”,但也面臨著多方對手的“圍剿”和流量下滑的局面。除海外電商平臺的eBay、Wish、Shopee外,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如SHEIN、TikTok Shop、Temu等增速迅猛。
根據分析公司Comscore的估計,從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,Temu在美國的訪問量增長了10倍,今年3月成功突破7050萬次。SHEIN的美國月獨立訪客數也翻了一番,達到約4100萬。而同一時期,亞馬遜美國的用戶數量出現明顯下降,從2.175億下降到2.11億。